首頁 財視 > 正文

焦點信息:建設適應高質量發展需求指數體系


(相關資料圖)

證券時報記者張淑賢

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建春近日在參加第十六屆指數與指數化投資論壇時表示,今年以來,上證、中證指數跟蹤產品規模不斷提升,一度突破1.6萬億元,滬市股票ETF份額增長超過30%,創出歷史新高。下一步,上交所將進一步完善指數體系、優化指數投資生態,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是加快建設適應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指數體系。堅持把著力點放在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加快建設服務制造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等戰略部署的指數體系。圍繞綠色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相關工作,將中證ESG評價打造成中國權威標準,進一步豐富可持續發展指數體系,以ESG實踐引導上市公司質量提升。

二是加快培育以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的指數投資生態。壯大各類中長期投資力量,并鼓勵通過指數化投資方式進行資產配置。加強多種形式的宣傳推廣,持續引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理念。在基金通2.0上線開通單向賣出公募REITs份額功能的基礎上,研究開放買賣雙邊功能、ETF轉讓功能等,便利更多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參與指數化投資。

三是加快提升本土指數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完善全球市場指數體系,發揮指數在國際要素配置中的作用。積極擴大境外產品授權規模,推動更多跟蹤本土指數的產品在境外發行,健全指數在境外的產品生態。加強跨境指數合作,與境外交易所、資管機構共同探索指數國際合作新模式,引導境外資金配置中國優質資產。

“近年來,國內指數市場發展基礎逐步夯實,迎來了重要戰略機遇期。”蔡建春表示,“上交所深刻把握市場趨勢,努力匯聚行業合力,著力開創指數發展新局面。”

截至目前,上交所已聯合中證指數公司發布364條上證系列主指數、1791條中證系列主指數,形成覆蓋多個資產類別,涵蓋規模、行業、主題、策略、風格的指數體系。同時,指數化投資理念逐步得到認可,增量資金通過指數產品持續流入市場,其中,今年以來,投資者通過科創50ETF積極投資科創板,ETF份額增長達80%,凈流入超過240億元,產品規模突破660億元。

標簽: 指數體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