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3.0%

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頂住壓力持續恢復,三季度經濟恢復向好,明顯好于二季度,生產需求持續改善,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


(相關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10月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26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二季度增長0.4%,三季度增長3.9%。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9%。

從生產看,糧食生產形勢較好,畜牧業平穩增長。其中,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6711萬噸,同比增長4.4%,豬肉產量同比增長5.9%。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9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3%。

從需求看,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305億元,同比增長0.7%,上半年為同比下降0.7%;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21412億元,同比增長5.9%。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在數據發布當日進行解讀時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總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三季度GDP增速企穩回升,同比增長3.9%,比二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具體來看,工業生產快速恢復,實體經濟穩步發展,其中三季度工業發展快速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長4.6%,拉動經濟增長1.4個百分點;同時,三大需求持續回升,恢復發展后勁增強。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1.3%,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6.7%,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2.0%,拉動GDP增長1.0個百分點。此外,高技術行業發展良好,經濟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

從國內生豬市場情況看,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王貴榮表示,我國生豬出欄保持增長,存欄環比連續增加。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52030萬頭,比上年同期增長5.8%。分季度看,一季度生豬出欄同比增長14.1%,二季度增長2.5%,三季度持平略減。受生豬出欄增加帶動,豬肉產量也持續增加,前三季度全國豬肉產量4150萬噸,同比增長5.9%。隨著前期產能釋放,生豬生產增速放緩,市場價格持續反彈,養殖預期看好,養殖戶積極補欄,生豬存欄環比增加。三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4394萬頭,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3.1%,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長;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362萬頭,處于合理區間。

國家統計局表示,總的來看,我國經濟克服多重超預期沖擊的不利影響,主要指標恢復回穩,保持在合理區間,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下階段,要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狠抓相關政策落實見效,充分釋放政策效能,著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擴大有效需求,推改革激活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談及我國三季度經濟表現,建信期貨宏觀金融研究團隊研究員黃雯昕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總的來看,三季度我國經濟基本面延續修復態勢,GDP同比增長3.9%超出市場預期。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21553億元,同比增長5.2%,較上一季度加快4.3個百分點,顯示出工業生產強勁復蘇是國內經濟增長超預期的主要推動因素。

9月單月,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生產端看,工業生產加速,服務業受疫情沖擊放緩;從需求端看,出口和消費繼續放緩,基建投資增速回落,但制造業投資加快、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收窄提供了支撐。

在黃雯昕看來,9月份國內經濟活動繼續呈現生產端強勁、需求端偏弱的特征。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0.84%,明顯超出近5年同期歷史均值0.58%,工業生產強于季節性推動、同比增速明顯加快,或是前期高溫因素退去后的補償性修復、穩增長政策加碼和出口延續韌性綜合作用的結果。

展望四季度,溫彬認為,全球經濟放緩將會抑制出口動能,但穩經濟政策作用繼續發揮,內需仍然相對穩健,經濟增速會較三季度有所好轉,預計同比增長4.0%左右,全年增長3.5%左右。

標簽: 同比增長 我國經濟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