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加快政策落實 增強群眾獲得感 優化營商環境下好“先手棋”

● 本報記者 連潤

“真金白銀”為企業減負,優化服務“簡”出效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成為多地促發展的重要抓手。

專家表示,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各地通過落實降本減負惠企政策,優化稅收環境,為企業降本減負;通過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激發市場活力,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通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增強外商投資信心。


(相關資料圖)

為企業降本減負

減稅降費作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重要“先手棋”,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山東滕州恒祥紡織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紡棉、紡紗。公司負責人郭耀中告訴記者,公司屬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企業,去年實施的增值稅減免等政策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

四川省日前明確,強化財稅政策支持,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

此外,多地明確加快落實退稅減稅政策,用“真金白銀”減輕企業負擔。浙江提出及時足額落實降本減負惠企政策,力爭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2500億元以上。江蘇提出階段性緩繳工程質量保證金,減半收取住宿餐飲業的電梯、鍋爐、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和監督檢驗費用等。

除減稅降費外,不少地方還加大對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河北提出,開展常態化政銀企對接,落實企業上市激勵政策,強化對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用好用足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上海明確,持續深化加大信貸風險補償力度、實施中小微企業“首貸戶”貸款貼息貼費、加大政府性融資擔保支持力度等政策。

優化政務服務

今年初,長江流域首個“全航運要素、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智慧化航運政務服務大廳在安徽蕪湖投入試運行。

壓減辦事流程、壓縮辦理時限、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優化政務服務舉措,成為多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中之重。其中,一站式、一件事、一證通辦……“一”成為各地“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數字。

北京提出,優化企業準入、準營、注銷等事項辦理流程,推出更多“一證通辦”事項和“一件事”集成辦服務場景。浙江明確,今年將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大突破,推動全省全領域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掌上通辦”。

“讓市場主體享受主體地位,讓政務部門回歸服務本位,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內在要求。”江蘇省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惠山分局四級調研員許大偉表示,主動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費用的舉措,能有效激發市場活力,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最大程度便利外商投資,也是多地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

山東提出,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力度,采取快捷通道、“一對一”專班服務等方式,為外商到魯投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安徽提出,營造吸引外資良好環境,全面推行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有利于增強外商投資信心。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高標準落實準入前和準入后的國民待遇原則,強化金融支持,支持外商投資創新發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舉措將為外資打開“三重機遇之門”。

標簽: 政策落實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