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環球熱推薦:多地預算報告“圈重點”

本報綜合報道多地預算報告圈定重點支持領域。

近日,多地發布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報告(以下簡稱“預算報告”)。多地在預算報告中提出,2023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并提出了2023年財政重點支持領域,包括助企紓困、穩投資促消費、發展數字經濟等,強化精準施策,全力促經濟穩增長。

那么,具體重點領域如何支持?有何新安排?


(資料圖片)

各省圈出重點支持領域

財政是國家治理之基,預算是財政管理之柱。

截至2月8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下稱“省區市”)已披露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28個省區市發布預算報告。整體來看,各省區市在2022年均經受住了國內外復雜因素沖擊,有力保障了民生支出力度。對于2023年,多數地區預期財政收入端將回暖,也強調今年仍面臨財政收支平衡壓力。

在助企紓困方面,河南提出,更大力度助企紓困。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推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優化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機制,提升政策落實的精準度和實施效果,鞏固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成果,持續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海提出,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強化精準性、針對性,積極為市場主體減負增能。安徽提出,加大助企紓困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在穩投資促消費方面,浙江提出,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支持激活和擴大消費。湖南提出,多措并舉擴大內需。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引導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加大機場、鐵路、公路、水運、水利等基建投入,帶動全社會投資高質高效增長。江蘇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安排183億元支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安排120億元支持水利重點工程建設和水利發展。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

在數字經濟方面,江蘇提出,支持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通過重點投入、貼息和獎補等方式,支持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加速行動計劃。云南提出,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增長點。浙江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安排省工業與信息化專項資金21.20億元。河南提出,支持5G基站、工業互聯網建設,發展一批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新模式項目,逐步壯大數字經濟。

經濟大省再挑大梁

據統計,至少有26個省區市預期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不低于5%,12個省區市預期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不低于5%。其中,在去年被委以“挑大梁”重任的6個經濟大省,山東、廣東、江蘇、浙江、四川、河南均預期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超1萬億元,再次挑起財政收入“大梁”。

各地對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的預期也有轉變。至少有11個省區市預期2023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將不低于10%。吉林省就預期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就比上年增加,2023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期達到上一年的130.5%。

不過,不少地區在預算報告中指出,2023年財政經濟形勢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既有重大機遇又面臨風險挑戰。

作為經濟大省之一的河南就指出,從有利因素看,今年河南經濟發展動力更強。河南省積極推動產業轉型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新產業(300832)新業態新模式將不斷涌現,帶動納稅主體和稅源數量增加,財政收入也勢必隨之增長。從不利的因素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且稅收收入增長存在挑戰。預計2023年減稅降費政策力度不會降低,將帶來財政收入減收。

上海也指出今年財政收入保持持續增長面臨較大壓力。主要在于各領域資金需求旺盛,財政支出剛性特征明顯,預算平衡難度加大,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收支矛盾較以往進一步突顯。

從主要財政支出方向看,各省區市在今年更強調財政支持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和支持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在運用財政資金穩經濟上,各地普遍強調財政擴內需必要性。比如,江蘇計劃今年安排8億元財政資金,推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繼續對綠色智能家電、節能產品等予以補貼或貼息。浙江計劃安排1.90億元,加大國際性展會支持力度,鼓勵企業搶訂單拓市場。

業內:財政政策助力穩投資促消費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者表示,財政政策緊緊圍繞市場主體,通過優化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清理取消涉企收費等一系列政策舉措,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有助于改善市場預期。

張依群表示,財政政策在穩投資促消費中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一是持續加大穩投資力度,重點支持傳統基建項目和住房、養老服務、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等重點領域投資,以投資促消費、穩增長;二是調整優化收入分配結構,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持續改進醫療、教育、衛生、養老等政府公共服務功能和覆蓋范圍,不斷增強城鄉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的預期;三是加大基礎研發和技術創新支持力度,用先進技術為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賦能,挖掘和激發社會投資消費潛能,形成投資、消費、增長的良性循環;四是財政政策重點支持內需,還要兼顧擴大外需,鼓勵國內消費與國際需求的有效銜接,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消費帶動國內投資擴容和產業更新。

在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謝后勤看來,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可有效保障基礎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同時又可以拉動社會資金的投資熱情;此外,通過財政補貼以及對消費領域和就業穩崗加大支持力度,可以提高國民消費的熱情和信心。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表示,目前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需要加快產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對于大量的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來說資金壓力較大,因此需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財政和預算內投資安排產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資金和轉型引導資金,對企業上云、數字化設備等進行補貼和稅收優惠。

標簽:

精彩推送